【營銷資訊】BUD專項基金與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的優化措施

繼創新科技署日前宣布停止接受「科技券」(TVP)的申請後,工業貿易署於3月13日宣布,針對發展品牌、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(BUD專項基金)以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(EMF)推出優化措施,以更聚焦和可持續的方式支援中小企業。新措施自3月14日零時起適用於接獲的申請。
以下是資助政策的重大修訂:
發展品牌、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(BUD專項基金)
- 放寬申請時限:企業可每三個月提交一項BUD專項基金的一般申請及一項「電商易」申請(目前每間企業每六個月僅可提交一項BUD專項基金申請)。
- 資助比例調整:由1:1(政府:企業)調整至1:3,該比例亦適用於審計費用。
- 首期撥款比例:由核准政府資助額的75%調整至20%。
- 資助上限變更:每個核准項目的資助上限由100萬元調整至80萬元,並限制申請企業在任何時間所獲批的政府核准撥款總數不超過80萬元。
- 增加可獲資助項目:申請時可納入網上銷售平台相關項目。
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(EMF)
為了更有效地配置有限資源,市場推廣基金(EMF)將於2026年6月30日整合至BUD專項基金。屆時,企業可透過BUD專項基金進行宣傳推廣,以支持升級轉型並發揮協同效應。市場推廣基金(EMF)的優化措施包括:
- 資助比例調整:由1:1(政府:企業)調整至1:3,單宗申請的上限維持在10萬元。
- 首期撥款比例:由核准政府資助額的75%調整至20%。
- 資助要求明確化:針對個別開支項目實施資助要求,進一步調控資助開支,包括資助上限、活動時限,以及限制短期內對相同推廣活動的多次申請。
雖然資助比例有所調整,BUD基金和EMF仍然是品牌發展及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寶貴資源。符合資格的服務包括網站開發、廣告、線上營銷、人手招聘及視覺內容製作等。隨著監管環境的變化,本地企業必須適應這些新的資助規則,把握增長機會。Madcradle Online 特設中小企支援小組,為客戶提供免費諮詢服務,評估資助申請資格,及提供一站式網上推廣服務。我們的服務涵蓋品牌發展策略及國內在線推廣,專注於微信(WeChat)、小紅書(Xiaohongshu)、抖音(Douyin)和微博(Weibo)等平台,助客戶在香港、中國內地以至亞太地區,尋找更多商機及獲得最大的廣告回報。
留意更多網上營銷資訊及最新消息

